少年之術

走回學校食堂吃晚餐,人來人往的大學生夾雜校外人士和長輩,飯桌上都是穿著各種羽絨服的人們吃飯聊天,或者默默滑手機,唯獨一個小不點坐在不遠處靜靜地吸吮麵食,偶爾探頭往往周圍。應該是等著媽媽到其他檔口排隊買食物,自己先吃東西吧。周圍的大哥哥大姐姐都被這可愛的小孩子吸引目光,跟身旁的人竊竊細語。

很奇怪,對於小孩子的形容,十之八九離不開“可愛”一詞。來到二十幾歲被說可愛也不算什麼,但心裡還是有點不是滋味。大部分少男都喜歡被喊“帥酷”,當然有些男孩不介意你稱讚他們“美麗”(魅力?)。可愛套在任何小孩子身上都不會過分,他們的眼神清澈得令自己覺得不安。令自己這種蒙塵的人覺得不安。

“蒙塵了的少年心”,是格蕾絲對我部落格近期文字的概括。她後來有引申解釋,而那些詮釋又脫離了這份概括的本意,但我蠻喜歡這一組排列。如果心有少年老年之分,我想就讓它隨著生命的枯榮,長成它應該長成的樣子吧。以前總希望自己快點長大,然後把熱血傾注在冷漠的社會,改變、改造、改善、改革......當一切事物冠以改字成為配詞,世上將會多出一瓶瓶興奮劑,服用它們亦如服用ecstacy,你只能一直衝、一直衝、一直衝出福還是禍,只看個人造化。往好方面想,如果做不成超人,至少也可以做一個偉人。但你意識到今生乘坐的列車只能單向行駛直達終點站,而且一直逼近病痛、逼近衰老、逼近各種糾纏無奈,偉人的光環早已逝去,超人已經是夢裡細細碎碎的發光體。

蒙塵並不是壞事,塵埃也未必代指世俗,至少我是那麼認為的。以前長輩留下這麼一句俚語:骯髒吃骯髒大,大意是偶爾讓自己混在稍微污濁的環境成長,比較有抵抗力,往後不會像溫室里的小花,挪到大太陽底下就一命嗚呼。究竟是老百姓的草根智慧,還是嚴苛環境逼迫下的自我安慰,我倒不是很介意。只是少年心如果是剔透晶瑩的話,蒙塵或許也等於蒙蔽一些刺眼光芒,以免有心人攪擾找茬。

我確實過著韜光養晦的生活。與偃旗息鼓相似,或許都是消極的表現,但不代表沒有前進。比較之前在台上落力演出接受掌聲與謾罵,這時只不過是轉向幕後,或者從好客飯桌回到冰冷地下室,開始另一段準備。這不是哀莫大於心死,也不是憤世嫉俗,純粹是遵循生命的紋路,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方式活著。持續號召積極過頭的,只以熱血為興奮劑的人群往前沖,他們可能在途中早已被妖魔鬼怪廝殺不留殘骸。到頭來就是一場空。

這裡或許有兩點疑惑。一是我們身處的社會,冷漠、懦弱、自私大於一切,號召積極和熱血反而是必須。二是選擇轉身離場的,可能一輩子都不再露面。這兩點我都同意,我在意的是熱血積極的人有沒有大無畏的覺悟。因為走出界定的框框,施展超越能力和權限的事情時,少年將不再是少年,蒙塵將不再是蒙塵。我們能夠呼叫多少人去送命,當他們混沌不清醒而且毫無底蘊。我們需要造多少的罪孽。

未來的日子,少年需要的,不一定是那個時時刻刻叫他們要熱血、要積極、要不顧一切、要勇於實踐的天使、撒旦、或精神導師。少年需要的是一種磨煉,一種可以緊握拳頭,一揮即破屏障的功力。他們更加需要懂得修復術,在內傷累累時如何自救,在他人癱瘓倒下之際如何援救,在世界崩塌剎那如何穩住天地。展現自我,追求的不是自己如何顯得跟他人不一樣,而是自己有什麼生存技能,這種技能又如何建構理想世界。當然,少年需要志同道合的夥伴。


留言